头晕和眩晕的区别
近年来,耳石症(BPPV)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也促进了整个眩晕医学领域的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眩晕和头晕的认识逐渐丰富,形成了一些关注热点。除了BPPV之外,前庭阵发症、中枢性头晕、精神性头晕、颈性眩晕等概念也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本文将对这些热门话题进行探讨。
头晕与眩晕的两种主要概念体系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两种主要的头晕或眩晕的定义体系。第一种定义来源于2009年巴拉尼协会发布的《前庭症状国际分类》,该分类明确将“眩晕”和“头晕”作为不同的症状概念。根据这一体系,眩晕是指患者在静止时感受到的动感,即空间错觉;而头晕则是指没有运动错觉的空间定位障碍。该体系的优点在于清晰地区分了这两者,且与中国的传统定义体系基本一致。
另一种概念体系以希氏内科学为代表,认为头晕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眩晕、平衡障碍感、晕厥前状态、精神性头晕等多种表现。美国的部分学者还将运动病纳入头晕的范畴。两者在眩晕的定义上基本一致,区别主要在于头晕的界定。希氏体系中的平衡障碍感可以视为非眩晕性头晕,这与巴拉尼协会体系中的头晕概念相当。
BPPV手法复位与椎动脉夹层风险
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由于耳石碎片脱落进入半规管,在特定的头位变化下引发的眩晕。治疗BPPV的常见方法包括Epley手法和Semont手法,这些方法通常需要旋转患者的颈部。然而,2014年美国心脏和卒中协会指出,颈部旋转可能导致椎动脉夹层的风险,尤其是在头部旋转时,椎动脉的V3段可能被拉长并变细,增加内膜撕裂的风险,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停止。
为了避免这一风险,机器人辅助耳石复位技术应运而生,它可以在不需要转动颈部的情况下进行复位,减少了椎动脉夹层的发生概率。
前庭阵发症的手术治疗及适应症
前庭阵发症(VP)是一种由血管压迫前庭神经引发的阵发性眩晕。其典型症状包括眩晕发作持续数秒至几分钟,并且会因特定的头位或体位变动而触发。虽然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是治疗前庭阵发症的首选药物,神经血管减压手术也被应用于部分患者。该手术虽然能够缓解75%的眩晕症状,但也伴随有一定风险,尤其是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引起后循环梗死。因此,只有在影像学显示血管压迫神经且伴有桥小脑角囊肿时,才推荐进行手术。
中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新认识
中枢性前庭病变也可能引发位置性眼震,这种表现被称为中枢性阵发性位置性眼震或眩晕(CPPN/V)。中枢性阵发性位置性眼震通常会在患者仰卧并头部后仰时引发短暂的向下眼震,鉴别诊断上与BPPV相似,但往往较为复杂。
这一现象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绒球小结叶的病变有关,绒球小结叶的功能是抑制半规管信息的过度传入。当其功能丧失时,头部位置变化或特定体位可能导致前庭神经核受到过度刺激,从而引发眩晕。
颈性眩晕的争议
关于颈性眩晕的存在,目前尚有争议。一些研究认为,颈部的肌肉、关节或皮肤感觉障碍可能引发运动错觉,进而导致眼震和眩晕的发生。尤其是在失去视觉代偿的情况下,患者在黑暗中可能出现姿势不稳、头晕或眩晕的症状。这种类型的眩晕被称为躯体性眩晕(somatosensory vertigo)。虽然颈部感觉对空间定位和姿势控制至关重要,但因缺乏足够的病理生理学研究,目前对于颈性眩晕的定义和机制仍不清晰。